赏析 注释 译文

钓竿行

曹丕 曹丕〔魏晋〕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
钓竿何珊珊,鱼尾何蓰蓰。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东渡过黄河和济水,举目遥望大海之滨。
钓竿随着水波轻轻颤动,鱼儿跳跃甩尾。
喜欢钓鱼的行人啊,投下香饵是为哪般?

注释
越:渡过。
河、济:指黄河和济水。
海涯:海滨。
珊珊(shān):同“姗姗”,缓慢的样子。
蓰蓰(xǐ):鱼跃甩尾声。
好:喜好,喜欢。
芳饵:香饵,用于引鱼上钩的食物。

赏析

  诗题“钓竿行”是乐府旧题,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列在《鼓吹曲辞》一类中,古辞已佚。但是从有关的材料中查证,原古辞是写夫妻爱情的,如西晋崔豹《古今注》就对原古辞的内容作过简明扼要的介绍:“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这就不仅清楚地说明古辞是一首爱情诗歌,而且也说明是一位多情的妻子对避仇而远离身边的丈夫的思念之词。这首诗即沿用古辞之意,刻画了一个少女的形象,描绘了她对爱慕她的路人表示了极为爽直而含蓄的情意。

  开头两句“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写出了这个聪明的少女越过滔滔的黄河,跨过宽宽的济水而向东遥望大海之滨,那里有她所爱的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身体多么疲惫,她始终坚定地奔向他,展现了她专一且坚定的情感。然而,这份深深的爱意,或许并未被与她同行的人所察觉,亦或他们并未问及,即使有所询问,也未必能消除他对她的爱慕、喜悦之情。所以路上的男子不得不用流传于民间、象征求偶的歌谣诗句“钓竿何珊珊,鱼尾何蓰蓰”,来暗暗地表达他对少女的爱慕之情。珊珊,多疑为是姗姗之误。珊珊,是玉佩的声音,然而钓竿何来声响,姗姗,是走路的美妙之姿态。以此来形容钓竿随着水波自然的颤动。《诗经·卫风》有“笤筵竹竿,以钓于淇”(《竹竿》)的句子,汉乐府《相和歌辞》也有“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蓰”(《白头吟》)的句子,都是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在中国古代民谣里钓鱼常是男女求偶的隐语。作者在此描绘路人用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诗句来传达情感,暗示他对少女的爱慕。虽然这样的举动有些挑逗,但并无轻薄之意。对此,少女亦清楚地知道路人对自己的爱慕之情,纵是挑逗,却也不甚介意。可见二人的纯真之情。所以诗人接着写道“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这两句意思是说,少女对爱慕她的路人委婉而明白地表露:你这个对我表示爱慕、喜悦的路人啊,你即使有芳香的诱饵,那又有什么用呢?言外之意是我决不会上钩的。回答得多么率真,表白得又是多么恳切。这就更进一步地反衬出这个少女对其海滨所爱的人专一不二的爱情,显得更加纯真、深厚。

  总之,诗中写聪明的少女拒绝了路人的“芳饵”,彰显了她对爱情的专一与执着,从而讴歌并颂扬了这种坚定不移的爱意与崇高的情操。除此之外,少女的率真、乐观以及天真烂漫的个性,以及她纯净无暇的内心世界,都在简短的诗句中得以体现。所有这一切,与诗歌的语言表达有着紧密的关联。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质朴无华,情感深沉而动人,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巧妙地运用了乐府古题,并灵活地融入了民歌的词汇,使得整首诗既和谐统一,又无丝毫的疏离感。

  这首乐府诗,塑造的人物形象,运用的民歌语言,表达的爱情专一的思想,反复读来,愈见真情,此中绝无欺凌吵闹之声。诚如清代文学评论家王夫之所说:“读子桓乐府,即如引人于张乐之野,冷风善月,人世陵嚣之气,淘汰俱尽!”

简析

  这首诗的诗题“钓竿行”是乐府旧题,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列在《鼓吹曲辞》一类中,古辞已佚。但是从有关的材料中查证,原古辞是写夫妻爱情的,如西晋崔豹《古今注》就对原古辞的内容作过简明扼要的介绍:“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这就不仅清楚地说明古辞是一首爱情诗歌,而且也说明是一位多情的妻子对避仇而远离身边的丈夫的思念之词。这首诗即沿用古辞之意,刻画了一个少女的形象,描写了一个女子不为芳饵所动,从而赞美了她的纯贞爱情和高尚情操。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生动形象,风格淡雅。

曹丕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蝉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病起春尽

陈子龙陈子龙 〔明代〕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赏析 注释 译文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赵佶赵佶 〔宋代〕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赏析

临江仙(前县尉吕次新自台城来访,酌酒为劝)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材刃纵横森武库,箫台旧日梅仙。累陪簪盍醉花前。吴门归去后,一别动经年。
曾到赤城真隐处,飘飘凤举龙蟠。勒回俗驾向长安。好将医国手,从此活人间。
赏析

齐天乐(泽国楼偶赋)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湖光只在阑干外,凭虚远迷三楚。旧柳犹青,平芜自碧,几度朝昏烟雨。天涯倦旅。爱小却游鞭,共挥谈尘。顿觉尘清,宦情高下等风絮。
芝山苍翠缥缈,黯然仙梦杳,吟思飞去。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无心访古。对双塔栖鸦,半汀归鹭。立尽荷香,月明人笑语。
赏析

相见欢(秋思)

毛滂毛滂 〔宋代〕

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
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
赏析

点绛唇(家人生日)

毛滂毛滂 〔宋代〕

何处君家,蟠桃花下瑶池畔。日迟烟暖。占得春长远。
几见花开,一任年光换。今年见。明年重见。春色如人面。
赏析

瑶阶草

程垓程垓 〔宋代〕

空山子规叫,月破黄昏冷。帘幕风轻,绿暗红又尽。自从别后,粉销香腻,一春成病。那堪昼闲日永。
恨难整。起来无语,绿萍破处池光净。闷理残妆,照花独自怜瘦影。睡来又怕,饮来越醉,醒来却闷。看谁似我孤令。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