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短花长叶。到处翠軿相接。洞中春。衣炷熬丹锡,唇脂瀹水银。
盘囊闲系虎,麈尾笑遗人。总隔蓬莱路,也生尘。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商调】知秋令 秋夜
汤舜民 〔元代〕
【中吕】红绣鞋_郊行茅店小
周德清 〔元代〕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刘过 〔宋代〕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宋代〕
蝶恋花·答李淑一
毛泽东 〔近现代〕
南歌子·岸柳拖烟绿
张泌 〔唐代〕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唐寅 〔明代〕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张惠言 〔清代〕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青衫湿·悼亡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