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四牡正騑騑,承恩出帝畿。五门宫漏断,千里布帆飞。
烟火吴山远,莺花楚树稀。过门应暂住,不久换春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清江引·相思
徐再思 〔元代〕
凤池吟·万丈巍台
吴文英 〔宋代〕
菩萨蛮·玉皇宫殿高无极
洪亮吉 〔清代〕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周邦彦 〔宋代〕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苏轼 〔宋代〕
菩萨蛮(侄寿伯)
王绍 〔唐代〕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
南歌子(赵德全会同舍小集,屏间置山丹花红黄二枝,即席索词)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