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春至百蛰作,吾亦难幽居。元墓梅万树,兹游岂当徐。
出门日以远,尘事日以疏。终日栖华閒,志意常浩如。
入俗苦不足,入山觉有馀。以此成荏苒,欲归还踌躇。
吾性最所适,终当期结庐。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双调】庆东原_海来阔风波
张养浩 〔元代〕
【越调】凭阑人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五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近现代〕
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孙光宪 〔五代〕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唐寅 〔明代〕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纳兰性德 〔清代〕
潇湘神·湘水流
刘禹锡 〔唐代〕
清平乐(越上作)
王炎 〔宋代〕
西江月(雪江见红梅对酒)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