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闻道如何可夕死,死生原是道之常。不闻有昼可无夜,几见无阴只有阳。
道在何从见寿夭,心安始可等彭殇。更于此外求闻道,蹋遍天涯徒自忙。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越调】柳营曲_西山即事挽
张可久 〔元代〕
【双调】燕引雏_有感
更漏子·对秋深
孙光宪 〔五代〕
酒泉子·杨柳舞风
顾敻 〔五代〕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陈亮 〔宋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周邦彦 〔宋代〕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温庭筠 〔唐代〕
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亚
欧阳修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