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敝裘蒙茸苏季子,两足重趼行不已。一朝佩印何累累,列鼎腥膻夸国士。
班生远出玉门关,被甲夜度随黄间。飞沙击面燕颔失,晚望落日思生还。
书生守株灯火勤,终岁不通南北邻。一朝安车入关内,老不能言愿求退。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白居易 〔唐代〕
周郑交质
左丘明 〔先秦〕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商调】集贤宾_友人爱姬为
汤舜民 〔元代〕
【中吕】迎仙客 暮春
李致远 〔元代〕
【双调】寿阳曲_春将暮,花
马致远 〔元代〕
【仙吕】青哥儿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浣溪沙·咏橘
苏轼 〔宋代〕
丹凤吟
陈允平 〔宋代〕